原文:家庭作业还是家长作业?家长代老师批改作业,没做到位还挨批
老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是为了帮助孩子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然而当今不少家长却反映,越来越多的家庭作业成了他们的任务。
谢邀。我个人意见如下:
凡事都有个度,且要看老师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初衷是什么,以及方式方法。
如果老师的初衷确实是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布置的作业量并不是很大,那么这种情况无可厚非。但在实际情况中并非如此(至少根据我周围的同事、朋友们反映是这样。当然样本量有限,我也不可能去广泛做调查,所以仅代表个人意见)
我相信绝大多数老师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方式方法上欠妥。而欠妥主要表现在老师没有考虑到实际带来的效果、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以及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种情况是老师布置的题量过大(主要表现在课外作业上),且起不到实际效果(实际上与初衷相悖)。比如手工作业、阅读课外文章(书籍),做调查研究(PPT)等等。他们没有考虑到实际做这些作业的难度以及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比如手工作业。诚然,你想培养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的想法是对的,但有些老师布置的作业根本不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做(高年级学生一般不会有手工作业了)。要么是太复杂(或太繁琐),要么是需要购买其他的工具(加重家长的负担,并不是每个家长都不在乎那几十块钱),要么是太频繁(经常要求做)。太复杂的孩子做不来,必须家长带着做(有些家长也要钻研半天才做得来),不仅加重了孩子的负担,也加重了家长的负担,而且还要花费不少时间(导致孩子睡得太晚)。尤其是太频繁的话家长孩子都受不了,不仅不会产生兴趣,更会觉得是一种负担,讨厌还差不多。
再比如要求阅读课外文章书籍这种作业,当然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究竟该阅读多少,该阅读哪些,阅读会耗费孩子多少时间,这些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能根本没有仔细去衡量过。我见过有个高年级小学生的老师要求他们在寒假中把四大名着的两本读完,并且要说出大概。首先四大名着是否适合这么小的孩子看值得商榷(不否认它们是名着,但有个适合阅读的群体的问题),其次是要把两本全部读完要花去很多时间,真正对提高孩子的语文能力有多大帮助的问题(毕竟孩子假期的作业也很多,还要上各种补习班,高年级的还要直接面临小升初的压力,而且凡事都要考虑性价比)。而很多家长呢又比较迷信老师,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完成(不懂得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取舍),而且盲目地认为不能在孩子面前说老师是不对的,否则会影响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导致学不好这门课(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形成自己独立地客观地判断一个人或事物的能力),因此弄得孩子得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件事,而同时还得保质保量地完成其他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只有更加讨厌阅读文章,或者跟家长关系进一步僵化(因为完不成要被家长批评),怎么可能形成喜欢阅读的习惯呢?憎恨阅读还差不多。这样其实就违背了老师的初衷。
再说做调查研究做PPT之类的,也是一样的道理。
其实呢,老师也知道PPT孩子根本做不来,其实是家长做(否则你就自己在课堂上把咋个做PPT教一遍嘛!),但是因为现在是互联网经济时代,有些以赚钱为目的的培训机构就疯狂的宣传不学好计算机就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之类的(当然人家机构本身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宣传也没有错),但是由于很多家长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容易跟风(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二八原理存在),而老师学校也容易跟风(认为如果自己学校不搞些这些跟计算机结合起来的就显得很low),因此导致了非要让没学过PPT的孩子去做PPT这种情况,还美其名曰提高孩子的兴趣和钻研能力。(你真的认为能提高么?)
上述情况还会导致一种不好的现象,那就是攀比。因为现在几乎每个班都有一个扣扣群或者微信群,有些不懂得心理学的老师直接就把哪些做得不好学生名单的发到群里,甚至指名点姓(甚至我还看到有老师把两个学生被罚站的照片发到群里的),既不考虑家长的感受,也不考虑带来的负面影响(你可以单独发给孩子家长撒!)。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家长感觉很没面子(人都是要面子的),回去只能更加严厉地指责孩子,造成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加紧张,而且也导致孩子更加讨厌老师,而讨厌的结果就是更造成不好作业,导致更多的批评,形成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如果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不是为了攀比或显摆),那么在充分考虑作业量、作业难度、给家长增加负担的前提下,精心挑选一些适合孩子的、少量的、能够真正达到你的初衷的作业给孩子做还是可以的。
以上仅供参考。也欢迎关注我的知乎号或微博号(微博号也叫村上树树825)。我主页里有怎么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有哪些真正通用有效的学习方法等文章,还准备继续写怎样教育孩子,感兴趣的可以去逛逛。也欢迎提问。
谢邀。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一直贯彻的教学方向。但不知道曾几何时,班制越来越小,老师却越来越不积极主动地批改作业了。不知曾几何时,孩子的作业家长都开始帮着料理了。家长管吃、管住、管穿,现在还要分身当家教……我认为现在处于一个教育大转型的时代,现在的教育简直就是个大杂烩,是个畸形!作为老师的我,实在是无力再吐槽了。我只能说这个现象是不正常的,但是环境如此,有时不得不做。原则是:尽量不做,让孩子自己完成,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查能力。
非常病态
结合我家孩子以及我在晚托工作的实际情况来谈一下吧。
我家孩子的作业大部分都是我跟孩子她妈批改的,即便老师没有要求,我们也会尽量这么做,除非孩子特别要求说,老师不允许家长批改。但是前提条件是我们觉得她今天的作业完成得还不错,如果态度马虎,敷衍了事,那么对不起你直接把作业给老师看好了,因为连我们都没兴趣批改(检查)你的作业。
这里的批改我认为跟检查同等,无非就是前者在作业上多了些记号(修改完打上勾的不算,该打叉的绝不手软)。而我们之所以要亲自过问,无非是需要了解她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以便决定周末是预留出部分时间来补补差还是放松一下。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题目我们会觉得老师在批改时过于应试,很多客观题的答案单一,孩子被带进了单一的通道内,不利于她的思考。我们检查时会跟她进行讨论,但最后通常会加上一句,以老师的为准――谁让我们走应试教育的路呢?况且很多时候,我们批改的要求要远远高于老师,无非也就是希望能让孩子能够意识到很多不良习惯带来的后果(我家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基本都是独立完成作业,因为我们夫妻俩回家都很晚,所以有些学习习惯我们无法通过她的作业过程来发现)。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孩子明显完成不了的家庭作业,比方说各类小报、手工、宣传文章等,肯定是需要我们家长捉刀的。说来惭愧,我们家常会漏交,要么我们不会,要么我们觉得没有必要,亦或者孩子说不想参与。但一旦我们决定交的,肯定全力以赴(这两年的PS大有长进还是靠着学校作业的完成来提升的)。
我说这些的目的不是为了力挺老师不批改作业,而是说我们家长乐意承担老师的部分工作(前提是我们也具备一点这样的能力)。平心而论,自从我做晚托之后,对老师这个职业多少还是增加了些理解。很多时候老师只是希望家长能够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之中来,代替批改作业也实属无奈,因为只有批改才能留下检查的记号。用孩子班主任的一句话来说,“我不要求你们批改作业,但孩子做没做作业你们好歹检查一下吧?”很显然这里的检查还真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监督,可还是有家长做不到,换了我,我也会窝火的(那是替家长着急啊)。不过要是用过激的言语指责和批评,我同样也不能接受,这就是师德的问题了。
我们做晚托的也最怕那种家长既想孩子学习好自己又不闻不问的,总觉得教育跟家庭无关,父母的职责就是创造好的物质条件。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跟学校和老师的立场更接近。
OK,回头来说说老师和学校,不得不承认有部分老师是为了减少负担而将工作转移给了家长,甚至为了业绩而加大家庭作业的量(包括一些与教学内容关联性不大的作业)。而尴尬的是,我们做家长的总觉得一旦违背了老师的意愿,孩子就会被穿小鞋――事实上这种案例可能确实存在很多,但从比例上来讲到底有多少呢?我们不得知,因为只有负面的大家才会拿来说。有时候也挺佩服那些在家长会上跳出来说,“英语学了有什么用,我们孩子以后又不出国”的家长,至少你提出了你的需求。问题是,老师霸气地回答道,“你可以不学,不做作业”时,自己又怂了。这里只是说明一点,家长的正当要求其实是可以同老师沟通后协商的,如果大家都在不理智的情况下对谈,自然就没有好结果。
另外,我们在做晚托的过程中会发现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的回家作业一点错误都没有,第二天交给老师的时候都是正确的。问题是,老师就是根据大家作业情况来进行错题讲解的,都对了自然就继续讲新课了。所以家长批改作业,重点在批而不在改,我们一旦混淆了,可不就成家教了吗?至于你想着能让成绩单上日常成绩更好看一点,那至少你得具备讲解题目并让孩子理解的能力,否则期末考试的成绩没准更难看。
那就诚心地对老师说:“我不会批,还是你批吧,我多给你钱”看他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