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爱武瑞巴蒂,我是会一直陪伴大家考研上岸的小新学姐。
考研选择名校还是双非,总是众说纷纭。
研友A:“考上双非后,觉得考研路上最伤人的话不是我没上,而是我本可以”。
研友B:“当时盲目跟风追逐名校,结果倒在了风雨飘摇的路上,这条路都没坚持走完。”
研友C:“青春就是敢想敢拼搏,不奋斗到最后一刻怎么知道不行”。
研友D:“上岸才是目的,选择大于努力”。
其实关于择校这个问题呢,小新觉得大家还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能一味地盲目从众。
今天咱们就来探讨探讨这件事情~
考研为何扎堆名校?
名校自身软硬件条件都很优秀,师资队伍、科研条件、就业前景等因素都吸引着大批学生报考。
其次,高校研究生扩招导致普通研究生毕业就业竞争力降低;
再加上社会对名校的优先认可等各种原因,使得如今许多大学生对考研有种很强烈的"名校情结",名校考研甚至已成为考研的一种"潜"趋势。
1、高考历史问题"考研,是第二次高考,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从高中起就想去人大读书,高考没有发挥好,只能读个省内普通二本,大学四年我都很努力的学习,为的就是能考上人大的研究生。"
2、就业现实问题投了两个月简历之后,我决定考一个名校研究生。
因为这个社会太现实了,如果有985、211和双一流的学生来应聘,就绝对不会要我这种普通院校的毕业生。
在面试的时候已经碰到过好几次这样的情况了。考研真的是很无奈的选择。
3、从众随流心理"宿舍的人都考研,而且都选很好的学校,最差也是211。我如果只考个普通院校就会显得逊色很多,感觉很没面子,低人一等,都不好意思和他们一起复习,有压力。"
4、名校头衔价值更大我们班好几个同学,连本校保研都放弃了,就是为了考北京的名校。
我也受到他们的感染,觉得不考个名校,考研就没有意义,读研出来也没有很大价值。
考名校有哪些劣势?
现在考名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少的可怜的录取名额,千万人争的头破血流,用"惨烈"来形容也不为过。
1、录取分数线太高好学校录取分数线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也相应的水涨船高。一些热门院校的热门专业更是高的离谱。
2、专业课要求更高名校对专业课的要求更高。
就拿经济学来说,普通院校的指定参考书目可能只有2-3本,而名校的参考书普遍都有4-7本,在同等的复习时间里,要消化这么多书,还要考出高分,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3、应届生复习劣势很多二战、三战的同学都是认定名校考研的,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死磕名校!
就考研内容熟悉程度,应届生是有一定的劣势的,必须加倍努力才能弥补这种劣势。
4、保研/推免趋势上升各高校,尤其是名校近年的保研/推免比例逐渐加大,有些甚至占到了招生总额的一半。
这对参加统考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实际通过统考通道的招生人数减少,报考人数却越来越多,报录比严重失衡。
双非优劣势
双非院校的优势和劣势正好和名校的优劣势成反向对比。
双非优势:双非院校最大的优势就是更容易“稳上岸”。其报考人数相对少很多,考研难度系数也不高,可以避免内卷,也免去了和大神们一起参加调剂的惨状。同时,在考试的时候可以减少焦虑,身心相对轻松。
双非劣势:就是可能不具备名校上述的一些资源,同时在招聘时依然面临不是名校而被卡在简历轮的尴尬。
学姐给大家的建议是:不选最好,选最合适。
名校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都必须要死磕名校,双非有时候也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适合冲击名校的考生:想进入高校的同学。现在对于老师的要求越来越严,名校的老师基本要求名校硕士、博士及以上。就算只当辅导员与行政,也是有学历背景门槛的。
适合双非院校的学生:等。相比起名校的这些专业,压力还是小很多,但是性价比极高。
基础不是很好的双非院校考生,但是想要研究生学历有些普通院校的同学可能本身基础不是很好,冲击名校难度大,但是又想提高自己的学历。那么这时候在评估自己后选一个双非院校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也许研究生也会有新的机遇。
在职的考研党近年来,很多职场人在工作之后为了晋升、跳槽或者提升自己,而选择在职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职场人往往复习时间少、工作压力大,选择一个双非院校考研来提升学历,是非常合适的。
所以,同学们看完有没有在心里默默对号入座,看清自己属于哪一类呢?看清之后就继续奋斗吧,选择名校就不要犹豫,义无反顾地冲吧!选择双非,就不要盯着名校念念不忘,耽误自己的考试。愿大家理智定位,最后都能达到自己的彼岸。